深度学习
世界范围内公共服务领域面临诸多难题
在世界范围内,无论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 步,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 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政府公共服务问题是发挥政府作用、履行政府职能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公 共服务的提供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主体及其制度、文化、态度、行为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利用新技术来不断适应新形势需要并改善公共服务领 域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强化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转变政府 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报告还指出,要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 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同时,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通过梳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可 以发现,在近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减”与“简”两字共出现了35次。此前“大道至简”的理念,也被总理进一步深化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与以 往报告一脉相承,以简政为核心的“减权”“限权”思想,成为贯穿整篇报告的重要脉络。在今年的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 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2016年的报告中,责任、担当的分量显得更重。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政 府的治理水平是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承担的责任也更大了。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异常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只有切实提高担 当意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扛在肩上,不断提升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最终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依然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亟须解决,如何解决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成为政府转型的探讨热点。
腐败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腐败跨越了国界,成为了国际性的犯罪,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现象。腐败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发达国家也都难逃腐败的阴霾。完善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制机制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共同任务。
当今腐败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预算资金被腐败分子窃取用于个人目的,影响了向公共服务的财 政拨款。第五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的报告指出,全球数百万人因为腐败而不能接受教育、享受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二是腐败还与毒品、武器等非法交 易和恐怖主义联系起来,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在我国,由于对毒品、武器等方面的管制较为严格,腐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公共服务财政资源的占用上。我国 近年来公开披露的腐败案件也显示,腐败往往发生在行政机关拥有的配置公共资源的领域之中。这一领域也是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受到人民高度重视的领域,因此 理清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政府腐败的原因至关重要。
公共资源配置领域出现腐败的原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权力的寻租与腐败导致了作为提供公共服务和监管功 能的政府责任的缺失。其次,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领域仍未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这使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同 时,由于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旧不健全,会出现交易前未进行严格的价格评估的现象,导致公共资源低估贱卖,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国有资产处置等 活动的监督机制仍存在监督力度不足的弊端,未形成全社会、全方位的立体监督系统。
政府信息公开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通过与公民有效分享以及公平公正分享政府信息,可以直接提高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提高政府财务信息透明度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和纳税者知情权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良好政府治理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预算透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政府政务信息供给与公众 信息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差距。以中国为例,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但是信息公开的范围仍然与公众的获取需 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中,被动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对信息公开的内容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很多公众迫切需要掌握的、与自身利益密 切相关的信息获取难。在财政预算与决算报告、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集中采购等依法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区域仍然存在着公开不及时、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具体 等问题。同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考核过程并未向公众公开,缺乏外部监督,考核的客观性和公信力都受到了质疑。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仍然面临着各种深层的矛盾和 困难,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和阻力。
社会福利问题
在社会福利领域,医疗保险是重要的一部分,医保关系到国计民生,维持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对基金运营进行有效 的监管以保证其安全运营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医疗保险欺诈行为在世界各地都屡禁不止,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道德的缺失,同时 也体现了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以及监督管理和政策的缺陷。医保欺诈案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美国司法部于2010年7月宣布破获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联邦医疗保 险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2.51亿美元。这是美国医疗改革方案通过后联邦当局第一次彻查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欺诈行为。美国联邦政府多次表示,打击医疗保险诈 骗案,是医疗保险改革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社会医疗保险欺诈统计数据,不过自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 诈骗医保基金的案件不断发生。
医疗保险欺诈表现形式主要有:就医资格作假,将非医保支付病种改成医保支付病种,夸大损失,票据作假,医疗文书作 假,住院床位作假,编造虚假住院、门诊特殊病等有关资料“骗保”等。医疗保健欺诈和滥用在许多国家每年都有数亿美元的损失,对医保基金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 胁,妨碍了各国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因此,医疗保险欺诈已经成为各国非常重视的社会问题。
能源问题
我们所处的时代堪称“能源时代”,世界能源形势的热点问题更是举世瞩目。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动力,关系到经济 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来自多个方向、日 益严峻的能源安全新挑战。我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也代表着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能源安全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 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问题,因此对于能源领域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前,我国的能源体制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而存在自然垄断、行政垄断等问题。2015年6月10日,北京大学国家发 展研究院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研究与建议》中提到:“截至目前,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占据国内原油产量的 94%,原油加工量的81%,零售市场份额的82%。”在其他能源领域,也存在类似情况。与此同时,为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政府也通过管制手段长期压低能源 价格。这就造成了能源供应短缺、清洁能源发展滞后以及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行政干预建立并维护了行政性的垄断和价格管制,导致市场的竞争机制和价格 生成功能基本丧失。我国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和环境问题由此形成,且长期难以解决。
因此我国在能源体制方面的革命迫在眉睫,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陆续进入决策层视野。习近平主席也在中央财经 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 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
税收问题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得以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也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 要杠杆。此外,税收也是实现效率与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税收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国家经济安全和 社会稳定造成日益严重威胁的税收偷逃问题也成为了多方面关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偷税行为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税收信息不对称给偷税者以可乘之机是重要原因之一。受利益的驱使,纳税人绝不可 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税源信息向税务机关和盘托出,税务机关也无法掌握真正的经济税源。税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这将会对资源配置、国家宏观 调控以及收入分配方面造成极大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表现在它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虚耗。纳税人利用各种信息不对称,花 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各种偷逃避税方案,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部门,不得不额外增加各种软硬件设施以及税收征管人员和稽核人员,导致税收征管成本增加。信 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的存在,也可能会危害到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的存在,使得获得更多利润的地下经济活动“繁荣” 起来。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的有关货币供求的各项指标,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产生扭曲。同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者逃避了纳税的义务和负 担,而国家总的税收计划和任务却并未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而有所减少,因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者所逃避掉的税收任务就势必转嫁到那些依法 纳税的纳税人身上,从而加重了守法纳税者的税收负担,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基础设施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各地建设项目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许多城 市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城市道路、供水、供电等生产性基础设 施建设直接作用于城市经济增长,在短期内经济效益明显,因此得到了城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投入,但是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却由于条块管理、 规划不足等原因,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难以实现城市内部协调布局和区域间的有效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展失衡,综合效益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关系着 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对城市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推动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是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与城市化进程的不适应性愈加严重。尤其在大城市,在机动车的 拥有量及道路交通运输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日益严重。城市交通是影响和带动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改善人们居住生活与出行条件的一 个重要因素,而城市交通拥堵带来的是交通安全威胁、环境污染、能源和土地的大量消耗、严重的经济损失等危害,它严重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制 约城市和谐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入研究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医疗信息共享问题
共享医疗信息有助于医疗资源浪费、医疗效率低下以及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的解决。但是,目前医疗信息共享存在着诸多 困难:首先是技术上难以实现兼容。医院间的电子病历系统不尽相同,导致电子病历的模式也存在着众多差异。其次,目前的医疗共享平台无法保障个人健康状况的 隐私不受到侵犯。英国国家卫生服务部在2014年启动的医疗记录信息共享计划就因无法确认患者的信息是否会被用于商业以及患者信息是否会被泄露而被迫暂 停。
来源:我是码农,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54manong.com/?id=643
微信号:qq444848023 QQ号:444848023
加入【我是码农】QQ群:864689844(加群验证:我是码农)
全站首页 | 数据结构 | 区块链| 大数据 | 机器学习 | 物联网和云计算 | 面试笔试
var cnzz_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cnzz_stat_icon_1276413723'%3E%3C/span%3E%3Cscript src='" + cnzz_protocol + "s23.cnzz.com/z_stat.php%3Fid%3D1276413723%26show%3Dpic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本站资源大部分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