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价值互联网时代
我有幸亲历的这个新时代,是价值互联网时代。而正在拉开这个时代大幕的,却是在诞生初期并不起眼,但目前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虽然以技术的面目诞生,但是其所带来的,已经远远超越技术范畴本身,正如互联网所给我们带来的一样。在我看 来,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思想。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区块链的这些核心精神与互联网不谋而合。而与互联网不同的是,区块链把这样 的思想从信息的传递进一步拓展到价值的传输。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传输的成本趋于零,这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格局及每个人的生活。这促使我思考,当未来市场交易成本趋于零的时代到来时,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及社会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必须为这样的变化做好准备,因为这个时代正在朝我们走来。
我与区块链的缘分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背后的技术,于2009年年初正式诞生。而我真正关注到这项技术是在2013年。当时,随着价格 的暴涨以及媒体的报道,比特币第一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与大多数人关注点不同的是,我对比特币背后的技术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于是开始一探究竟。而当我真 正懂得了比特币背后的逻辑,即区块链的原理时,我被这样优雅的设计深深震撼了。这开启了我与区块链的缘分——由兴趣到事业的过程。
2014年年初,我开始着手创建一个区块查询网站。创建这个网站的初衷是,当时国内并没有这样的平台,而国外的平 台对于国内用户来说,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验都不尽如人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2014年3月,国内首家比特币区块浏览器“区块”(Qukuai.com) 正式上线。通过这个网站,任何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区块链的数据。网站上线以后,逐渐获得国内比特币用户的支持与青睐,这让我萌发了把这个兴趣当作事业 的想法。
于是,基于区块网站,我做了一系列的功能升级,并推出了一个比特币钱包——“快钱包”。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结识 了火币的创始人李林。怀着对这个新兴行业共同的理解与对前景的认同,我选择加入火币。作为一个年轻的品牌,火币于2013年下半年诞生并迅速成长为国内最 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通过一系列的产业链扩张,火币立志成为数字货币领域的基础服务商。如今,火币已经颇具规模,成为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这使得我 们有能力也有责任来做一些基础工作,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于是2016年年初,我牵头成立了火币数字货币与区块链研究中心,专注于数字货币与区 块链技术的研究及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创作此书的初衷
最近两年,区块链从不为人知到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甚至正在成为一个热门的新兴领域,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然而,除了少数已经投入其中的公司或研究机构,大多数人对于区块链的了解还处在概念阶段,可能知道一些特征或技术术语,但并不真正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2016年以来,我多次参加区块链相关论坛活动,也接受了很多采访。然而没想到的是,讲得越多,似乎越觉得难讲。 首先,你想把这个概念讲清楚,并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做到,因为它涉及各种各样不同领域的知识与背景。更大的挑战在于,由于听众的背景与知识结构各不相同, 在短时间内通过口述让所有人理解区块链是什么以及它能干什么,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我萌发了创作一本区块链书籍的想法。利用这本书,我可以把我对于区块链的所有理解系统且完整地呈现出来,让 所有对于区块链或者对于新事物、新机会感兴趣的人,都能够在不需要太多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理解区块链是什么、当前的发展如何以及可能拥有怎样的未来。最后, 在火币联合创始人兼CMO杜均的提议和鼓励下,写作此书的任务正式排上日程。
时间意味着什么
不过想法虽好,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最大的敌人是时间。由于日常工作的繁忙,想抽出大块的时间完成书稿本已非常 难,加之我对于本书的内容又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对矛盾就变得愈加尖锐,在写作的过程中始终困扰着我。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若是没有团队的协助与 鼓励,以及公司的大力支持,本书的完成不知道还要等上多久。
即便如此,成书的过程依然仓促,再加上我知识结构的局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不过我依然坚定地认为,让此书尽快面 世远比把内容修订得“完美”更有意义。在一个各方面边际成本正逐步趋于零的社会,“时间”越来越成为我们最大的成本。知识可以长久存在,但机会往往转瞬即 逝。我们可以学习过去的知识,却无法抓住过去的机会。我们越早一点了解到新事物,就越有可能抓住时代前行带给我们的机遇。
对于区块链这样一种协议式的、需要大规模社会协作与参与的颠覆性技术,越快让更多人了解到它的意义,就会使其越快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让我们一起期待并拥抱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吧!
张健
2016年5月18日于火币
致谢
本书得以面世,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
感谢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他开创性的工作拉开了数字货币与价值互联网的大幕。
感谢我的同事李志阔、赵海涛、张智茹、焦锋,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进行热烈而卓有成效的讨论。李志阔协助修订了大部分章节,赵海涛参与了第4章区块链技术原理的写作,张智茹协助修订了部分章节,焦锋绘制了书中的部分插图,没有他们,本书的精彩程度将大打折扣。
感谢火币市场部的同事吴兴、安鑫鑫、张晓萌,没有他们的耐心督促,这本书的面世还要推迟很久。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老师李华君、张梦玲,感谢他们容忍我对书稿的反复修改,感谢他们专业细致认真的编校工作。
感谢火币创始人李林、联合创始人杜均,没有火币这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团队,这本书的完成是不可想象的;感谢火币总裁办刘月雯,她为这本书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
感谢区块链爱好者魏然对书稿的宝贵建议及其提供的精彩文章。
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难以一一列举。惟愿这本书能够为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做出尽量多的贡献。
来源:我是码农,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54manong.com/?id=688
微信号:qq444848023 QQ号:444848023
加入【我是码农】QQ群:864689844(加群验证:我是码农)
全站首页 | 数据结构 | 区块链| 大数据 | 机器学习 | 物联网和云计算 | 面试笔试
var cnzz_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 : "http://");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cnzz_stat_icon_1276413723'%3E%3C/span%3E%3Cscript src='" + cnzz_protocol + "s23.cnzz.com/z_stat.php%3Fid%3D1276413723%26show%3Dpic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本站资源大部分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专区